中心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要闻 > 正文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5-11-03

来源:心力网记者:唐婵媛 王婧怡

点击量:

为推进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通识课和“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途径,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10月29日上午9点,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通识教育课程暨“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建设研讨会在行政楼273会议室召开。教务处处长郝莉教授,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副主任陈华教授、监察处处长吴晓雄副教授、招生就业处处长助理欧阳彦琨、心理中心全体老师、以及担任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教学的各学院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心理中心教学工作督导组组长汪小容副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心理中心副主任陈华教授着重介绍了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情况和现已构建起的成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即:以国家级课程为核心,以教育部“爱课程网”和五所交大共建“Ewant”(育网)平台为载体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MOOCs课程为辐射,以学校六门通识教育课程为骨干的20余门个性化课程集群),同时陈副主任还介绍了心理中心教学工作督导组的构成与职责,以及近几年心理中心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为加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的建设,中心特成立了“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建设工作组,在本次研讨会上陈副主任宣布 了“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建设工作组正式。该课程建设工作组组长是陈华教授,汪小容副教授、欧阳彦琨助理任副组长,郭立昌老师任课程秘书。另有马淑琴等8名老师组成骨干教师团队。课程顾问是宁维卫教授和吴晓雄副教授。

在随后的课程建设研讨中,心理中心教学工作督导组成员高飞副教授向大家汇报了教学工作督导组近一年来对中心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调研和考察情况:中心老师的教学整体情况良好,能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结构完整,逻辑层次清楚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PPT制作、教学道具使用、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和改进。高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吴晓雄副教授以“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的几点思考”为题,提出了“通识课程”,“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内容体系独特的见解,并对“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的发展希望。希望心理中心利用校内校外的良好政策和资源,加大老师的培训力度,开展系列讲座,课程能进入新生课堂,促进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心理中心雷鸣副教授以“通识课:让课堂成为幸福的场域”为题,从对通识课程的认识、让课程成为幸福的场域、通识课程教学思考、通识课程“幸福心理学”的发展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雷老师说,通识课程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人格,通识教育本质是幸福教育,帮助同学们找到生命意义上的幸福。

欧阳老师用“感谢、值得、珍惜、期待、呼吁”五个词语表达了多年来对“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的感情。感谢所有在教学一线老师们对学生的热爱、奉献、责任和担当;为学生做出的所有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珍惜与老师们一起交流学习的的机会;期待能继续得到各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呼吁通识课程向大一新生开放,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心理中心蒋洪波老师向大家汇报了“青年心理学”在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的心得与体会。蒋老师说,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总结起来需要四种推动力量:坚持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和系统的力量。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把通识课程建设推向更高的水平。

研讨会上,物理学院蒋佳副书记、心理中心何立群副教授、杨兴鹏老师、机械学院郭立昌老师、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张兴博、信息学院马琼副书记纷纷就通识课程教学、评估、教学难点、学生的需求、教师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在认真听取了老师们的发言之后,学校教务处处长郝莉教授做了重要讲话。郝处长首先表达了对老师们高度的责任心、工作热情、敬业精神的感谢和感动;然后着重介绍了学校关于通识课程依托学院进行课程立项通识课程如何进行分类、以教学立项的方式来推动通识课程建设等工作思路。郝处长指出,通识课程不是专业课,要做的是一个桥梁的功能,即要帮助学生将生活由高中、家庭转向大学、集体;避免通识课程成为心灵鸡汤;帮助同学们创造更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最后,郝处长还希望老师们在工作中要注重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使用、教学评估方法的改进、开展关于学习的研究等等,为老师们认识通识课程,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指出了方向。

此次研讨会历时三个多小时,参会老师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达到预期效果,取得圆满成功。希望通过此次研讨,心理中心制定出推动通识课程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计划,并保证落实和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闭

心情故事投稿邮箱:xinqingstory@126.com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 999 号

办公电话:028-66367969(犀浦校区) 028-66365511(实验室)

中心官方邮箱 xl@swjtu.edu.cn   中心纪检信箱:xljj@swjtu.edu.cn

  • 交大心理

  • 西南交大心理中心

Copyright © 2024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应用心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