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而言,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保证!”新一期《幸福心理学》心理沙龙如期在11月6日下午两点开始。雷鸣老师和同学开始探讨了“积极人际关系与幸福人生”。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的幸福更多受到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幸福人生与人际关系有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关系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取向。在这种取向下,常常思考的是“有没有关系”、“如何找关系”、“关系如何”……对于大学生而言,家人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恋人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四种社会关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亲情、师生情、友情、爱情。处理好这四类关系,影响着同学们的幸福感受。
在分享与家人的关系环节,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与父母,与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相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探讨了为什么在校思念父母,假期回家却不自觉地和父母发生冲突?在师生关系中,同学们探讨了“点名暗战”中师生的想法,分享了自己心目中的和谐师生关系,分享了哪些老师受学生欢迎?在积极的师生关系中,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在同学关系中注重探讨了寝室人际关系,大家都分享了发生寝室人际冲突的原因和做法,如何学会包容。在恋人关系中分享了如何向女生表白,如何经营自己的爱情,如何结束一段感情等。
当分享结束的时候,雷老师总结说,“在处理家人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恋人关系中,我们需要明白爱是什么?要学会让自己有爱的能力。”雷鸣老师又说到,爱实际上是自己的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要学会从“需要爱”向“表达爱”转变。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需要别人的关注,这是“需要爱”的表现,但是成熟的爱是敢于“表达爱”。因为传递爱的正能量是自己的需要。正如汶川地震中的母亲,即便是死亡,也要为自己的孩子留下生的希望。正是因为这种需要的存在,所以我们愿意轰轰烈烈地表白或者默默地付出。 “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在人际关系方面是不适用的。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没有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人际交往准则,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哪一种人际相处的模式是好的或者是坏的,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分别。面对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新手。别人的经验不可能复制,但却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