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南交通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办,10级心理一班承办的第三届“模拟心理咨询大赛”决赛于?xml:namespace>5月4日下午三点,在X4152成功举办。?xml:namespace>
本次大赛的评委有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马淑琴副教授,杨兴鹏老师,董洁老师;嘉宾有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示范中心张涛老师,徐建老师;学生嘉宾——心力网记者团团长孙玉婷,心学副会长潘运泓,创学团支书李园园。
经过4月20日初赛的决逐,8名选手从140多人中脱颖而出,来到了今天决赛的现场。他们分别是一号选手数学学院的王佳欢,二号选手心理学院的梁喻嘉,三号选手土木学院的王绪,四号选手力学学院的陶如,五号选手机械学院的白瑞松,六号选手艺传学院的刘雨荷,七号选手地学学院的童蕴贺以及八号选手心理学院的王鹏贵。
本次决赛共分为必答题、抢答题、观众抢答题、视频分析题、以及模拟咨询情景视频展播五个环节。
必答题环节中八名选手从12道简答题中选区一道作答,在这个环节中,有的同学答得非常完整,几乎接近标准答案,可见赛前准备足够充分;有的同学答得则有些欠缺,可能对所抽的题目不太擅长或是有些紧张。
抢答题环节,则不仅考验选手脑力,更考验选手的手力,他们需要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中准确的按下抢答器。抢答中有不少同学提前按键,导致失去一次抢答机会。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7号选手童蕴贺,他连续几次抢答答题机会,不得不引起全场的惊叹和给他的掌声;不过童蕴贺同学的正确率似乎不是很高,几次抢到都打错了,有引来观众的阵阵惋惜声。可能这是童蕴贺同学的一种“战术”吧——自己答不对也不能给对手机会。
观众抢答可以给自己喜欢的选手加10分,这样让这个环节异常热闹,在主持人宣布抢答开始时,成片的观众几乎同时起立,根本分不出谁是最先站起来的。这时主持人只好采用男女生轮流答题,随机指定的方法。本环节中王佳欢同学在亲友团的努力下获得了20分,可见人气之高。
视频题考察了选手对事件的仔细观察、分析以及记忆的能力。王佳欢同学又在这个环节中取得了最高的分数。
最后的模拟心理咨询情景的展播环节,八名选手两两组队,一个扮演来访者,一个扮演受访者。模拟大赛给定的案例。视频展播结束后,马淑琴教授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同学们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扮演来访者扮演的很好,而做受访者方面还是存在不足,作为心理咨询师,不应该是一个建议者,而是做一个很好的聆听者,应该引导来访者倾诉内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我们不能只有语言的交流,肢体语言以及眼神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杨兴鹏老师又补充强调到:“我们作为一个心理咨询者,应该与来访者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让来访者对自己能没有心理防备,敞开内心。”
经过五个环节的比赛,最后的结果也出来了。梁喻嘉同学获得了一等奖,王佳欢同学和童蕴贺同学获得了二等奖,陶如同学、刘雨荷同学以及王鹏贵同学获得了三等奖。
至此,从4月8日报名开始到5月4日决赛,历时近一个月的大赛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10级心理一班这个优秀团队的努力工作,离不开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的支持,也离不开全体选手的大力支持。
赛后心力网记者对杨兴鹏老师和一等奖得主——梁喻嘉同学进行了简单采访,采访中杨老师提到:“本次比赛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一些基础的心理知识还是不够了解的,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要提高。比赛的意义不在于通过比赛强加给选手多少多少的心理知识,而是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一下做心理咨询的滋味。模拟一下心理咨询情景,提高对心理方面知识的兴趣与关注度,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
采访到梁喻嘉同学时,不知是得奖后的激动还是面对采访的小紧张,梁喻嘉同学还是红着脸的。从采访中了解到,从初赛到决赛梁喻嘉同学为了这次比赛做了不少的努力,初赛前则是疯狂的背诵一些赛题,决赛前则是,看了不少案例以及心理咨询的书籍。采访中,梁喻嘉同学还提到一点则是:“初赛时我的确不如王佳欢同学努力,他的赛题比我背的熟。”梁喻嘉虽获冠军,依然看到了别人身上比自己优秀的地方,这一点难能可贵,相信她在以后的路上将走的更远,为她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