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两点,由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办,大学生心理学会承办的心理咨询员培训系列讲座之“幸福心理学”在4158正式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心理中心张学伟老师。
说到幸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过切身实际的感受,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次旅行,生活中简简单单的小事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幸福。但幸福对某些人来说,却又似乎那么遥不可及,只能苦苦追寻却不可得。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关于幸福,我们知之甚少。
“幸福心理学”讲座以张老师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在这20年来最幸福的记忆是什么?”有同学答道,父母送他上学,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感受到了幸福。也有同学说,和要好的朋友在一起使他无比幸福。张老师说,幸福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感受,这种感受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接触的人,做的事有关。
接着,张老师提到了一个很多人苦苦寻觅答案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获得幸福呢?”有的人一生都追求金钱、物质生活,却难以追求到幸福。有的人没有多少钱,平平凡凡,却依然幸福。对于这个问题张老师暂时也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我们自己慢慢体会。
在解释“人的幸福取决于什么”时,张老师提到一个美国哲学系博士的一篇名为《幸福的密码》的文章。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物质的消逝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泊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财富会带给我们成就感、安全感,但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往上增长,幸福感并不见得会增加,这在心理学上叫“幸福收入之谜”,也有人称它“快乐鸿沟”。
张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幸福理论:带给我们主观幸福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件的积极态度。正如面对失败,一种人看到的是糟糕的未来,而另一种人把它当做自己成长的机会,所以后者即使失败也不曾失去幸福。改变认识是关键,因为外在的种种指标并不会影响你的幸福感,而内在的认识则是你幸福与否的根本。所以,我们要接受失败,拒绝完美;悦纳情绪,让感觉自然流露;享受成功,足够就好;直面现实,给自己成长的时间。
最后张老师介绍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获得幸福的方法,即保持乐观,心存感恩,活在当下,学会宽恕,享受生活,肯定自己,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