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宁维卫教授牵头的国家863子项目 “5.12灾区重点人群(伤残、儿童青少年)心理干预适宜技术研究” 课题组成果《灾难心理学——灾区学校青少年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后文简称《灾难心理学》)一书,在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从数以万计的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政府二等奖。该专著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并业已荣获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2012年度四川省图书奖二等奖”。该书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围绕灾难心理教育、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等问题,对学校灾难心理教育的关键概念、理论构想、实践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前期大量实证调研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本土化灾难心理教育观点,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同时丰富了新时期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体系的内涵,受到社会各界和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2011年6月17日,在香港《大公报》对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王钧的专访中,王书记提到:
“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以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为代表的四川社科工作者,则从心理抚慰、心理咨询、心理重建等方面,再次体现了社科研究的重要。
国家863计划地震应急项目课题负责人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宁维卫带领其团队,以三年不间断的灾区心理咨询及心理重建实践,在大量实证调研和1.5万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正式发布四川本土化第一本灾后心理重建专著《灾难心理学——灾区学校青少年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填补了国内在灾难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2011年5月,借由该成果的正式出版召开了“回顾与展望:汶川大地震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十数名专家齐聚一堂,与众多师生、社会工作者围绕灾难心理学理论与执行层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
2011年5月19日,香港《大公报》发表题为《川专家冀灾后心理重建转入“常态化”》的专题报道,对灾难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给予极大肯定,并对成果负责人宁维卫教授进行了专访,其中提到:
“国家863计划地震应急项目课题负责人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宁维卫表示,中国学校灾难心理教育是灾难应对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亟待加强。尽管震后各级学校都已开始重建学生心理教育及灾后心理重建,但仍存在课时少、无规范教材、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同时,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全面、系统的灾难心理教育评估体系,也难以对灾后学生心理重建和教育进行科学的信息收集和评估。
宁维卫建议,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理教育不应是单一模式,而应建立起‘个体-家庭-小区(学校、单位)-社会’四个层面结合的系统模式,分层研究适合不同地域、人群、个体的灾后心理教育模式,并将其从灾区延伸至非灾区,从‘应急性’心理援助延伸至‘常态化”灾难心理学教育,以积极应对未知的灾害。
灾区三年重建完成并不包括心理重建,灾后心理重建至少需要十年以上,同时还需尽快建立起本土化的心理重建队伍,将灾后心理重建和灾难心理教育实现‘常态化’。”
2011年5月20日,《四川日报》发表题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聚集成都研讨如何建立灾后心理重建长效机制》,针对《灾难心理学》一书的发布研讨会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引用了宁维卫教授的观点:“灾后心理重建的关键在于价值观引导,根本目标是帮助受灾群众把消极和积极的经验整合到人格中,使其成为心灵财富。”文中还提到:“宁维卫认为,灾后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应建立灾后心理重建长效机制,关注灾区群众心理新变。”
2011年6月15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了题为《西南交大社新书填补灾难心理学研究空白》,文中提到《灾难心理学》“是我国本土化第一部灾难心理学著作。本书的编著者在大量的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灾后心理重建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本书是原创性成果,在理论框架和观点方面有所创新,填补了国内在灾难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西部大开发》2011年第7期,马跃研究员撰文对该成果进行了题为《拭抹灾难阴影,迎接幸运阳光》的书评。文中提到:“在这本书中,作者对灾区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进行了大胆探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研究了学校灾难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构建,探讨了灾难心理教育不同阶段的内容和课程体系,探索了灾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归纳了学校灾难心理教育的技术与方法,汇集了灾难心理教育的信息收集与评价方法,对灾区学校心理调查与心理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研究进展不仅造福于汶川地震灾区学校的师生,而且对丰富我国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以此为发端,可以获得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的福祉。因此,《灾难心理学》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性意义。”
目前,以该成果为基础,课题组倾力打造的《灾难心理学》视频公开课,已经通过教育部专家的评审,获立教育部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进一步奠定了我校心理中心在灾难心理学领域的特色科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