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我们总能积极应对
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 宁维卫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及代表:
上午好!
三年前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心灵带来巨大伤害,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惨重的破坏力使我们认识到,要避免更大的灾难,亟需加强对灾难应对的研究及规律的认识。灾后心理重建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全新课题,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互动的系统研究过程, 极具理论与实际价值。应通过系统研究与提炼,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灾难心理健康教育学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与社会的发展。
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作为省一级专业社团,有责任有义务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对灾后心理重建领域的相关研究,凝聚人才,形成团队。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既是灾后心理重建的直接参与者,也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样的经历,共同的感受,一个目标,让我们的心更加贴近。通过这次“回顾与展望”学术会议,交流心得体会,凝练学术成果,必将促进本土化灾后心理教育的研究,使心理教育成果更好服务于灾后重建。
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把灾后心理重建作为工作的重点与要点。研究会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及省内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灾后心理教育研究,出版专著《灾难心理学—灾区学校青少年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震后压力应对与心灵重建》等。其成果对四川和玉树大地震心理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省社科联领导的高度评价。在灾难心理教育方面,创办了“四川省心理援助与咨询网”,该网站服务于省内高校与灾区心理教育工作。在队伍建设方面,创建了“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心理自我教育联盟”和“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究联盟”,37所高校结成了“四川省心理联盟”,打破了各校局限于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壁垒,使得高校心理学术资源得能共享。研究会为四川灾后心理重建及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被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第七届“四川省十佳社科学会”。
三年心理重建的实际经验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本土化灾难心理教育研究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新时期灾难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强化以下观点:
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灾难心理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关心人的生存需要,使受灾群众感到安心、顺心和放心,基于对灾民的责任心与爱,对弱势群体予以充分的关怀与尊重。其次,要关心人的发展,灾后重建不能“见物不见人”,更要重视人的心理潜力的充分释放。要引导与教育民众增强战胜灾难的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中。
⑵教育与训练在心理素质培育中的重要作用。个体心理素质主要是经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交互影响,在灾难心理教育中,亟需加强的方面包括合作与互助,意志力与坚韧性,乐观与信心,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等。
⑶灾难心理教育要有针对性。要有针对性的研究不同群体与个体的心理需求,从多方面系统探讨灾后心理问题的特征和成因,及其早期干预与援助、中长期教育策略。
⑷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理教育模式不应是单一模式,而应建立一个模式系统,这个模式系统是以“个体—家庭—社区(学校、单位)—社会”四层面结合构成模式的背景,分层研究适合不同地域、人群、个体的灾后心理教育模式。灾后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模式的综合性、层次性、独特性、系统性和操作性等特点。
⑸应将灾难心理教育纳入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使学生获得灾难现象、灾难成因、灾难规律的相关知识,为应对未来可能灾害做好充分心理准备。针对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与不可控性,增强学生应对灾害的心理能力。
灾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灾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与引导,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进行三年甚至十年长期教育。我们提出灾后心理重建的本土化目标层次模式,即震后心理教育分为四个目标层次:消除恐惧、应对压力、增强自信、获得力量。
第一层次目标—消除恐惧
首先要认识到面对巨大的灾难,在短时期内,人们普遍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应激状态。
尽管这些行为有些过度和盲目,但是从心理学上看仍然是正常应激反应,是一种为保全生命,应对危机的一种本能反应。
灾难出现后,产生恐惧感是所有人的正常反应。适度的恐惧感能提醒个体警惕身边的危险,这是长期进化所遗传下来的保护机制,一般情况这种保护机制都是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内。
若灾难刺激太过强烈与持续,破坏性太过惨烈,就会超出身心的极限,使恐惧感陡增,并产生泛化,让人觉得处处都不安全。在这个目标层次要采用多种心理学技术等手段,如认知-行为疗法,减少或消除恐惧感,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
第二个层次的目标—应对压力
灾难过后,从生理上恐惧感消除后,人们就要面对灾难带来的种种压力,比如丧失亲人,家园被毁,身体残疾等等社会生活层面的种种问题。这个层次的心理教育是要配合社会政治经济上的重建措施,在心理层面着重于一些应对压力的技能知识的传授,让广大受灾群众学会应对种种压力。当个人面对巨大压力时,应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因素,例如个体与家庭成员及同伴的亲密关系或其它非正式的社会网络等,充分运用家庭、单位和社会资源,获得物质与精神帮助,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系统的好坏可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关系(家庭支持、同伴关系、友谊、与同伴群体的整合)与青少年抑郁有密切的关系,社会关系良好的青少年,更善于从外界获取帮助,解决问题,减少抑郁的可能性。
第三个层次的目标—增强自信
自信心是个人对自己所知和所能的信任。自信心是意志的一个重要心理结构。在采取决定阶段,自信心会影响目标的选择;在执行决定阶段,会增强目的行为的动力。
灾害摧毁了灾区的一切,也对受灾人群的自信造成了强大的冲击。但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灾难造成的困难是暂时的,人类总是要进步发展的。一个民族不能丧失自信,这是民族精神的基石;一个人也不能失去自信,这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失掉了自信,那么人生的困难是永久的。因此,灾后心理教育要帮助人们重拾生活的自信。
灾后心理教育与心理重建,增强自信是更高的目标。要增强对人类巨大心理潜能的认知,人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才会接受困难的挑战。自信者更能承担更大的压力;自信者思维更为灵活,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自信者坚信自己有潜在的能力对抗压力,因而对压力有较大的耐受性,遭遇挫折后会很快振作起来。
第四个层次—获得力量
灾难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也是一笔心灵的宝贵财富。灾后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帮助受灾人群梳理灾难的各种经历,把消极的和积极的经验整合到人格中来,使其成为心灵财富,获得重生的力量以应对以后生活中的诸种困难。
灾难心理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价值观的引导。价值观是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的心理建构的基石。在自然灾难面前,人往往会深刻感悟生命的脆弱与无助,生与死的碰撞也能折射出人性高尚与猥琐,反映出命运的不可确定性。在灾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积极把握应价值观偏离或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问题,提出积极的人生方向与目标。人生价值观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生目的和人对社会的关系的问题,也可以说就是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价值观对一个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灾后心理教育中加强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受灾人群正确的认识生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灾难总是残酷无情的,但面对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我们总能积极应对。三年过去了,四川人民已从悲壮走向豪迈,灾难既能带来巨大破坏,也能成为宝贵财富。只要不断研究,善于研究,不断总结,善于总结,我们就会少走弯路,迈入更加平坦的康庄大道。
相信这次极具纪念意义的研讨会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收获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