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要闻 > 正文

我中心首项SRTP学生科研训练顺利结项——记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VR团队的科研之路

发布时间:2011-06-13

来源:本站收集

点击量:

    2011年5月下旬,心理中心VR团队的SRTP项目——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基于virtools技术在虚拟情境中对心理障碍的效果探究成功结项通过,正式宣告他们的科研取得一定成果,同时,这也极大程度的推进了我中心学生科研项目的发展。
    2010年5月,正值起步阶段的VR团队成员们怀着炽热的心申请了西南交大的五期SRTP项目,并一举申报成功,这也是心理中心第一项SRTP项目。申报成功后,团队立即投入到了紧张又充满挑战的研发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充分实践了敦笃励志、积极进取的精神。
    该项目的特色是: 通过对虚拟现实的应用以及和心理学知识的结合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简单心理障碍进行调解和干预。以3D沉浸,视听一体化的界面让观看者经历:沉浸、感受和领悟三个阶段,充分调动心理学知识为潜在的心理障碍予以疏导,达到了知学并举的效果。同时结合虚拟现实人机互动技术以及界面反冲技术构造出现实中难以形成的情境,让来访者深切的感受心灵上的起伏。
    据项目学生负责人姜睿介绍,该SRTP项目是将虚拟现实技术(VR)应用于心理辅导的一次大胆尝试。不可否认,也是一次勇敢的创新。因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目前尚属有待开发的新兴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VR团队在2010年5月成功获得第五期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在一年时间里完成了之前预定的项目任务,按步骤、按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科研探索,重点凸现了焦虑情境下的放松3D数字影片:回归城堡,以及针对人际交往孤独障碍的治疗3D数字影片:再别孤岛。VR团队从2010年5月开始,历经虚拟场景漫游、人机交互、与心理学相结合三个阶段。场景漫游阶段,他们主要以素材编辑、整理、加工,以及简单物理运动为指导,通过近5个月的学习和实践,最终于2010年10月份完成了回归城堡。人机交互作为将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他们通过参观学习、网上学习、实践探索按既定内容实现了具有游戏色彩的人机交互过渡影片:小巷巡查。与心理学结合这一过程一直是困扰VR成员的主要问题,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心理学内容,主要是心理咨询,心里剧,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方面,通过成员的自主攻克,VR成员已基本掌握了相应理论基础,从而为实现与心理学结合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也为VR团队在今后的发展和科研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整个研究过程中,VR团队的创新思维在于:跳跃式前进和通过实践学习。跳跃式前进是指他们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挑战,成员们先以能力能及的任务进行,同时加强自身学习,跳跃式的完成一个个相应的模块,之后再加以完善和整理。通过实践学习,我们是以阶段性任务为近期目标,通过团队成员的独立完成之后进行相关交流,目的在于融合不同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为下面的目标任务打下不同处理维度的基础。作为项目提议者的心理中心主任宁维卫教授给予了研发团队极大的支持与鼓励,同时,在心理中心老师马岳德的指导和帮助下,团队信心百倍地克服了重重困难。
    说到心理中心的VR技术,这又是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话题,virtools技术是在宁维卫教授的支持下、马岳德老师带领姜睿等同学经过近一个月的赴川师的启蒙学习进入心理中心的,之后由马岳德老师组建、抓起VR团队,经过团队成员长期的自学与交流,迈出了VR的第一步。VR团队对于该技术的掌握需要克服的难题自然可想而知。同时团队成员们对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及素养毕竟还是有所欠缺,所以完成该项目并非易事。团队成员们无不感慨地回忆道,项目的进行充满了艰辛,但在科研过程中他们也收获颇多,成长不少。“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一位团队成员自豪地如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老师、队友处理好关系,也增强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它将成为我们大学生涯乃至整个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SRTP项目虽然已经通过,但VR团队的科研之路仍在紧张地前行,据悉,他们正在着手攻克新的挑战。最后,团队负责人姜睿坚定地说:“我们的团队完成了新老更替,关于虚拟现实技术与心理学结合的探索会有无数个新的开始,虚拟现实与心理学结合的殿堂必将有我们的足迹。”
    在此,我们祝愿VR团队在以后的自主科研过程中能够取得长足进步与骄人的成绩!

关闭

心情故事投稿邮箱:xinqingstory@126.com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 999 号

办公电话:028-66367969(犀浦校区) 028-66365511(实验室)

中心官方邮箱 xl@swjtu.edu.cn   中心纪检信箱:xljj@swjtu.edu.cn

  • 交大心理

  • 西南交大心理中心

Copyright © 2024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应用心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