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第十屆西博會上,全球第一大電子製造商富士康宣布投資10 億美元建富士康成都產業基地,這是四川省迄今為止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將帶動眾多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成都,新增至少十萬人的就業機會,形成年產值超千億元人民幣的IT 產品產業鏈。
然而,自2010 年1 月23 日富士康員工第一跳起至同年11 月5 日,富士康已發生14 起跳樓事件,無疑讓社會各界對富士康成都產業基地的發展備加關注:2010 年12 月26 日,富士康成都產業基地首個生產性項目投產,已有2 萬工人;根據日前四川省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上透露,富士康還將在四川招聘22.5 萬人充實成都和深圳公司。
正如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所說,隨着富士康等眾多項目建成投產,成都高新區未來將有二、三十萬人在此生活、工作,「踏踏實實時可以造出全世界最好的產品,『折騰起來』可能讓這個城市都不安寧。」事實上,除了培養眾多員工的社會價值觀、企業認同感外,進行及時、持續、細緻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有效解決健康人的心理衛生問題,顯得更加重要。國內外有哪些成功經驗可供借鑒,數萬員工聚集的企業如何避免「富士康跳樓事件」的悲劇?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專訪了西南交通大學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主任、心理學教授寧維衛,從高校人才心理健康、學生轉變為社會人的心理調試以及心理學對社會健康持續發展所發揮的作用等方面,進行了探究。
首個高校情緒宣泄室引爭議
歷來以鐵路、交通、土木等工程學科聞名的西南交通大學不僅培養了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黃萬里等貢獻卓絕的科學家、工程專家,近幾年還因成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先進的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以及在汶川大地震後所發揮的巨大作用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據了解,西南交大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建於2005 年6 月,是全國率先建立的專門用於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驗中心。經過多年發展,實驗室不但在科研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成為四川省高等學校實驗示範中心、全國唯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實驗中心,還形成千餘平方米、十餘個實驗室的規模,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對於中心,見證其每一步發展歷程的寧維衛無疑最了解,感情也最深, 「中心初創時就聚集了一批熱情關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學應用的老師,克服資金等問題,首先建立起人才測評、情緒宣泄與調節等實驗室。」寧維衛表示,在西南地區尚屬首創的情緒宣泄與調節實驗室,由於以擊打貼有卡通化人像的大沙袋發泄負面情緒為主要方式,創建之初備受爭議, 「有人認為『發泄室』是暴力的『克隆』,有教唆學生利用暴力解決問題之嫌,這種理解片面了。」在寧維衛看來,心理宣泄並非只是盲目發泄暴力,而是既為學生提供安全的環境合理釋放情緒,又有專業老師引導和開展後續心理輔導,找到心理癥結,以疏解其心理問題。據悉,自情緒宣泄與調節實驗節投入使用以來,已累計為數百名學生提供過服務,效果良好。
同時,西南交大及中心不僅着手解決學生已存在的心理問題,還重點從預防心理問題出發,組織本科生心理測評工作,並在全國率先關注研究生心理健康,及早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此外,通過西南交大心理學會這一全校活動最廣泛、最有影響力的社團,寧維衛和他的團隊建立起覆蓋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在每個班級設立心理委員、宿舍設心理聯繫員,充分發揮其創造力,讓學生實際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並充分發揮數百名學生輔導員的作用,從基層院系開始,關懷學生的心理健康。「這些做法創新性地開拓了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應急模式,將學生的心理問題一一化解,有效避免了因心理問題而造成的校園突發事件,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健康的心理。」
提升學生抗挫折能力
從備受爭議的首個情緒宣泄與調節實驗室發展至今,中心已建成人才測評實驗室、心理潛能開發實驗室、團體心理訓練及心理劇治療室、心理諮詢與訓練監控室、心力心理測評與諮詢網、新生心理測評與檔案室、生物反饋團體心理訓練實驗室以及虛擬現實與音樂治療室、職業能力測評與開發實驗室、心理潛能開發實驗室、多功能心理教育與訓練實驗室等多個個性化的功能實驗室。
其中生物反饋團體心理訓練實驗室、團體心理訓練及心理劇治療室以及心理測評與諮詢實驗室是國內設備較完善、功能較齊全的創新性實驗室,可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前沿心理學理論及現代科學手段,將單一的、談話諮詢式輔導拓展為團隊性、多元化訓練,跨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時空局限性。據寧維衛介紹,這些實驗室除提供給西南交大學生外,也可面向各級領導幹部和企業員工。
寧維衛表示,除關注在校大學生外,中心還在探索從學生到社會職業人角色轉變中的心理調試,使畢業生能很好地解決擇業就業過程中的心理落差。「在校學生所遇到的學業壓力、感情問題、就業壓力等,進入社會後都可能被放大,我們正加強對畢業生的心理素質訓練和培養,力爭每一個踏入社會、踏入企業的學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
「我一直努力向學生傳達這個觀念:卓越從心開始。越是優秀的人才,越需要正確的心理引導,以提升個人抗挫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實現社會及企業有序有效運轉。」
心理學研究應當走向社會
事實上,從事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工作近二十年的寧維衛,涉及範圍已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青年心理學拓展至應用社會心理學,並將心理學研究從實驗室和課堂帶向社會。
2008 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寧維衛帶領西南交大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團隊迅速深入災區,對震後人群中常見的各種心理困擾分步驟展開了干預和救助,並於5 月25 日在中心啟動震後心理危機預防體系。
寧維衛認為,心理的災後重建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到災區回訪進行個體諮詢和情緒調節訓練外,中心尤其重視受災學生的團體心理訓練。「學生們集體前來參加心理劇治療,每個人在劇中體驗不同的人生、情感,宣泄情緒、減輕壓力,通過團體合作的方式,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同時,中心還開通了「心力心理測評與諮詢網」和「四川省心理援助與諮詢網」,不僅搭建起四川省100 多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和溝通的信息平台,還面向全社會提供網絡心理援助、心理教育等服務。其中「心力心理測評與諮詢網」自2006 年7 月開通至今,已有近400 萬人次的點擊率,將高校心理學研究向社會推近了一步。
寧維衛認為,如果說「馬加爵事件」是中國高校開始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開端,那麼汶川大地震則喚起了人們對心理健康、心理援助、心理干預、心理治療的關注;而富士康跳樓事件,讓全社會都認識到,在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人的幸福感應該得到重視。
「不管從經濟效益還是社會影響上看,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已逐漸成為產業鏈上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在產業工人密集的生產基地,僅靠制度性管理已遠遠不夠,必須盡力對每個工人投入人性化的關照。只有很好地解決了員工心理健康等深層次問題,社會經濟才能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
寧維衛表示,隨着富士康、戴爾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在成都落戶,心理學將在企業發展、員工管理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心將發揮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作用,為企業和四川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