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普基地挂牌仪式的发言
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 宁维卫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及代表:
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和感谢的心情参加这次极具意义的挂牌仪式。这是四川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内涵应更为丰厚,应该走出狭隘的专业领域,惠及民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应更为广阔,要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应具备普及科学知识的主动意识,要有回馈奉献之心,让知识走出书斋,将好的知识奉献给全社会。
我们认识到社会科学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更愿意为之努力奋斗,我们为了同样的愿望走到了一起。非常感谢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对我们的信任与期待。我代表首次挂牌的12个基地郑重承诺,我们要用开拓创新的勇气,求真务实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心力。
作为首批建设的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在建设发展中深刻体会到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我们认识到,基地建设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应努力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主动服务社会。哲学社会科普基地肩负着实施科普的社会责任。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中心成立于1996年,于2006年升格为独立二级教学科研机构。中心主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咨询、科研、培训及心理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任务。2005年以学校“323实验室建设工程”为契机,建立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放实验室”,2009年又获得“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实验室拥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有固定的社科普及宣传活动的条件和设施,为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供了专业的设备和场所。这些基础条件,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
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成立以来开展多项社会公益活动。“5.12”汶川大地震以后,积极帮助灾民重建心灵家园。大地震期间,面对震灾带给灾民的恐惧、无助与哀伤等消极反应,基地组织专家先后赶赴什邡、德阳、绵竹、都江堰等重灾区进行灾民心理疏导,缓解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精神痛苦,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帮助灾民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基地积极为奔赴灾区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对即将赴地震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涯论坛志愿者队进行了专业技术指导;对安置在郫县救助站的600余名来自都江堰、汶川的受灾同胞进行了心理援助,同时对救助站的志愿者们进行了心理培训,对他们如何配合做好受灾同胞的心理安抚、心理支持提出了建议。举办教育部“灾后心理教育暨心理危机干预高级研修班”,为灾后心理重建提供人才保障。此次高级研修班是今年教育部批准的唯一一个全国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项目,该研修班为全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心理教育研修的机会,增进了学员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意识,提高了青年教师危机处理的技术与水平,获得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灾后心理重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的工作重点。
2.发挥自身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依托高校学科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在青年心理学、灾难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学校心理教育与管理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在心理学科课程集群建设方面,构建了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国家精品课程“青年心理学”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青年心理学填补了国家精品课程在素质教育领域的空白。并在农民工、青年干部教育与培训方面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在灾难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承担国家863及省部级项目,其成果为5.12及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填补了国内心理学科相关空白。
在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领域,注重心理咨询与技术的本土化研究,探讨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方法,服务家庭、学校、社区与社会。拥有国内第一家用于心理咨询与教育实践的教学实验平台。
在学校心理教育与管理领域,积极探讨有特色的学校教育创新体系,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多项项目,形成有特色的系列成果,其中“三创新、五结合,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获2010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在“教育部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向全国推广。
3.发挥科研与学科优势,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依托高校科研优势,积极开展科普研究。出版《震后压力应对与心灵重建》、《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新农民心理健康指南》、《务工女青年心理能力开发》、《新农村婚恋心理导读》、《务工农民沟通能力培养》、《大学生发展与健康心理学》等多部著作。其中“务工农民工系列丛书”被国家列为“农家书屋工程”。“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度科普项目”成果《震后压力应对与心灵重建》,针对性与指导性强。对四川和玉树大地震心理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省社科联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学校心理教育及普及研究的基础上,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包括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与温江区纪委开展了合作,就“干部廉政心理与教育”专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对铁道部、四川省及成都市干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系列培训。
根据新形势的需要,率先开发和建立了“心力测评与咨询网”和“四川省心理援助与咨询网”。这些网站的开通,极大满足了学校和社会民众的心理发展需求。
哲学社会科学科普研究极具理论与实际价值,对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国民素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极具意义的工作,也是充满乐趣的工作,我们从中感受到人生的丰富价值。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谢谢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