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要闻 > 正文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赵慧老师赴阿坝州理县支援灾区灾后重建

发布时间:2008-06-17

来源:本站收集

点击量:

 
    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除了在校内为全校学生提供进行现场咨询、举办讲座以外,还走出学校,为都江堰、德阳等灾区的群众,以及灾区学生如阿坝师专、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提供心理援助服务。6月18日,我中心赵慧老师接受四川省委组织部安排的任务,代表我校作为心理专家赴阿坝州理县支援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在赵老师临行前,记者有幸采访了赵老师。
 
    记者:听说你要去阿坝州地震重灾区工作,你能介绍此次去那里的相关情况吗?
    赵老师:是的,我将很快前往阿坝灾区支援心理重建工作。此次工作安排是由四川省委组织部发起,根据我省地震重灾市州特殊需求和培养锻炼干部的工作需要,从省内有关部门组织(人事)处和有关市(州)委组织部选派一百名专业技术干部前往灾区挂职锻炼一年,支援灾区灾后重建。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得到通知去那里挂职锻炼,当时有什么想法?
    赵老师: 6月11日晚上,我得到通知的那一刻,觉得“机会终于来了”(笑)。我一直认为,这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将自己多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配上用场,也终于实现了自地震发生以来就很想参加自愿者的想法。但同时,我也感到有压力,担心工作做不好,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省委、学校和单位领导们对我的期望。
 
    记者:此次去阿坝灾区,是不是比较突然?打乱了你原来的许多工作、学习、生活等原有的计划和安排?而且据我所知,那里现在的条件很艰苦,余震还未平息,是什么促使你下定决心接受了这个如此艰巨的任务?
 
    赵老师:确切的说,是这样的。因为我是个喜欢按计划行事的人,不善于应付那些突发事件。但是,当有幸接受这个锻炼机会的时候,我其实并不担心余震和生活的艰苦。也许,因为我还是个喜欢不断改变自己、挑战自己并完善自己的人。从小到大的生活太一帆风顺了,就想通过一些挑战让自己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最终让我下定决心有多方面的原因:一,可以实现我的个人梦想,实实在在为灾区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我是党员,还是支部副书记,我理应起到带头作用;三,我没有生活和家庭负担……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觉得,我很符合这项工作的条件,我也相信自己能够胜任。
 
    记者:你的家人对你此行是什么态度?
    赵老师:我的父母是十分开明的人,他们对于我做出这个决定,最初感到事情太突然,有些难以接受,但很快我父亲表示完全支持,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吃苦锻炼。只是,我妈妈有点担心,但人身安全或生活艰苦倒不是担心的重点,而是出于一种妈妈对女儿的爱,认为一个女孩子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和工作,有些辛苦和孤单。总的来说,还是很支持我的决定。
 
   记者:你认为你此次去那里,将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赵老师:对于此行,我心里现在仍是交织万千,既充满着太多期待,又夹杂着些许不安。我想,可能是对未知的一种本能恐惧吧。至于说困难,即使我设想千万次,我仍是没有办法想出所有会遇到的问题,如果说目前我最担心的,那可能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比如说语言障碍,生活条件突然失去了便利,还有人际关系的重新建立等。
 
    记者:此次将去那里呆一年的时间,你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呢?
    赵老师:一年的时间说短也不短,但说长也还是很快。说实话,这一年都还没开始,我的心里已经萌生出许许多多的愿望和想法。当然,首先我想得把挂职工作做好,服从灾区重建大局,并尽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我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帮助更多的人们重建心灵家园。同时,对我自身而言,我觉得,在灾区虽然条件比不上学校便利和舒适,但我还是有很多要做的事情,记录在灾区的每一天生活,让我自己也得到一种全新的蜕变和成长。
 
    记者: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也衷心祝愿你在那里工作顺利。
    赵老师:谢谢!

关闭

心情故事投稿邮箱:xinqingstory@126.com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 999 号

办公电话:028-66367969(犀浦校区) 028-66365511(实验室)

中心官方邮箱 xl@swjtu.edu.cn   中心纪检信箱:xljj@swjtu.edu.cn

  • 交大心理

  • 西南交大心理中心

Copyright © 2024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应用心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