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要闻 > 正文

“调皮的对话”:西南交通大学绘画艺术疗愈心理团辅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8

来源: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点击量:

2025年4月24日(周四)下午1点,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在犀浦校区二教团体辅导室成功举办了主题为“调皮的对话”的绘画艺术疗愈团体辅导活动。作为学校“心光逐梦工作坊”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中心教师高飞带领6位同学通过绘画建立人际联结。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引导参与学生在绘画互动中体验非语言沟通的魅力,促进同学在人际间的温暖联结。

一、艺术为媒,开启心灵对话:

在活动开始,高飞老师简要介绍了表达性艺术治疗以及绘画的应用背景与技术原理,随后将成员们带入色彩的世界。成员们根据桌上摆放的彩笔、蜡笔等媒材,选择一种最契合当下心情的颜色入座,并以此颜色为灵感,为自己取一个“趣味名字”进行自我介绍,轻松的初次见面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二、沉默与对话:

活动核心分为两个创作阶段。

第一阶段——沉默绘画。

参与者两人一组,在完全沉默的状态下轮流从同一画纸的任意位置起笔,用柔和线条进行“线条对话”,当完成线条的触碰(对话)时即完成“线条对话”的第一笔,于是第二笔、第三笔……直到画纸上布满艺术线条。随着线条交织,成员们可以在线条交叉处添加任意几何图形进行装饰,记录双方的每一次“相遇”。原本空白的画纸逐渐布满充满动态感的抽象图案,成员们在这个阶段用画笔连接彼此心灵,完成了第一步合作。

通过沉默作画减少语言干扰,成员们凭借日常生活中会被我们忽视的肢体动作和感受作为媒介进行微妙互动。

第二阶段——画笔下的默契碰撞。

在此阶段中允许组员间语言交流。根据抽象的线条图案,成员们发挥想象,互相分享对画面的理解,通过裁剪并粘贴下自己感兴趣的元素,将抽象的线条二次创作为一幅真正有主题、有内涵的艺术作品。原本无意义的线条有的变成林间小路,有的连接繁星点点,有的甚至形成反转世界,创作过程中,参与者们从最初的拘谨到畅所欲言,画面也逐渐被赋予故事与情感。

三、分享与感悟:艺术中的心灵共鸣

在作品分享环节,成员们分享艺术创作的过程,作品的内涵以及成员间的是如何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完成创作。在分享的过程中成员们纷纷惊讶于能够通过肢体与线条绘画理解对方的意思,默契进行创作并给予回应。也有成员发现在沉默时自己会有理解偏差的部分,而语言的存在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偏差,帮助自己迅速理解对方,达成共识。

在团体的最后由高飞老师进行团体总结,“今天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即使最简单的线条也能成为情感的载体”,并强调肢体与创作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及言语与非言语的搭配是建立有温度的人际关系最关键的秘诀。成员们纷纷表示这团体体会到了轻松与久违的沉浸式体验,并会将这份对沟通的觉察带入日常生活。

由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办的【“心光逐梦工作坊”系列活动】仍会持续推出“我的出生序列”、“倾听情绪的声音”等主题工作坊。专注家庭、人际、情绪主题,通过朋辈互助、专业指导、文化浸润的多维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韧性。这次团体由线条承载情感,还有更多心灵载体等待我们的探索与发现,期待你的参与,我们下个团体再见!

关闭

心情故事投稿邮箱:xinqingstory@126.com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 999 号

办公电话:028-66367969(犀浦校区) 028-66365511(实验室)

中心官方邮箱 xl@swjtu.edu.cn   中心纪检信箱:xljj@swjtu.edu.cn

  • 交大心理

  • 西南交大心理中心

Copyright © 2024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应用心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