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灵启航:艺术疗愈与团体支持的双向赋能
为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缓解学业与成长压力,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于2025年4月17日举办了主题为“见证成长,做更好的自己”的曼陀罗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作为学校“心光逐梦工作坊”系列活动的一场,本次活动由心理中心副教授汪小容老师带领,吸引了来自不同学院的1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以荣格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艺术表达与深度分享,帮助学生在曼陀罗绘画中觉察情绪、整合自我,并在团体互动中获得同伴支持的力量。

二、深度体验:从正念觉察到自我表达的蜕变之旅
活动伊始,汪小容老师与学生共同确立了“保密、尊重、非评判”的团体契约,并通过“呼吸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引导学生回归内在感受。在“时光回溯”环节,学生们闭目回忆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用颜色笔表达当下情绪:深蓝象征学业迷茫,墨绿承载人际孤独,暖橙传递未来期待…… 这些具象化的情绪表达迅速打破隔阂,形成安全的情感流动场域。

核心环节曼陀罗创作将活动推向高潮。汪老师引导学生选择几何模板并跟随直觉填色:“让颜色替你说话,表达难以言说的情绪,发现被忽略的内心需求。” 学生们沉浸在创作中,有人用暗色漩涡宣泄压力,有人以渐变色调隐喻成长,还有人在对称图案中寻求秩序。这种 “非语言出口”不仅激活了潜意识,更通过视觉符号的整合实现了心理能量的转化。

三、共鸣时刻:团体分享中的心灵共振
在作品分享环节,学生们围坐交流创作体验。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曼陀罗,并分享了创作过程的心流与感悟。真诚的表达引发了同学们强烈共鸣和链接。

本次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五位一体”体系的缩影。曼陀罗(Mandala)在梵语中意为 “圆轮”,是荣格提出的心理整合工具。研究表明,绘画过程能激活大脑边缘系统,降低皮质醇水平,缓解焦虑情绪。在本次曼陀罗绘画中,将美育与心理探索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实现“保护-凝聚-整合-超越” 的心理转化。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将持续推出“我的出生序列”、“倾听情绪的声音”等主题工作坊,通过朋辈互助、专业指导、文化浸润的多维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韧性。正如汪小容老师所言:“我们希望将心理支持融入校园生活,让成长不再是独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