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前夕,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的本研学生共计17人,在中心团委书记樊菊的带领下,怀着崇敬与哀思之情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追寻抗震救灾精神,同时发挥心理学子的力量,为灾后幸存的人尽一点绵薄之力。


上午,心理中心一行抵达映秀镇,首站便是映秀中学遗址。广场正中央的 “汶川时刻” 纪念钟,支离破碎,时间永远定格在 2 点 28 分,它不仅记录着灾难发生的瞬间,也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缅怀。在庄严肃穆的氛围里,大家整齐列队,为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和英雄们默哀,随后敬献花束,寄托无尽哀思。随后在讲解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了映秀震中纪念馆的情况,给同学们开启了一堂沉重而意义深远的思政课:“5·12”汶川特大地震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无畏和坚强,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灾难面前的领导和担当,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映秀震中纪念馆内复刻的地震惨烈场景以及抗震救灾全过程,详细展示了国家在灾难面前的迅速反应与全力救援,各方力量的无私奉献,彰显了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守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力量深厚也在此刻得以生动体现。
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十七年了。在那场灾难面前,发生了许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给同学们讲述到方杰老师的故事,令人动容,让人敬佩!让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方杰老师“爱生如子,用生命守候”的精神。地震发生时,方杰老师用血肉之躯顶住门框,为41名学生开启了“生命之门”,令人扼腕的是他和最后一名学生永远留在了那里。在他们遇难的地方,长出了两棵小树苗,被称 “生命之树”,它们仿佛成为方老师生命的延续与象征。更令人痛心的是,在方老师壮烈牺牲时,他年仅六岁的儿子也在同一时间不幸遇难。
下午,同学们分为三个小组,前往三户地震幸存者家中。作为心理学人,同学们发挥专业知识,为幸存者们进行陪伴疏导,帮助他们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


如今的汶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教育、医疗条件也很齐全,展现出汶川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和顽强奋斗的精神风貌。此次汶川之行,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实践教育课。汶川的重生与发展,将继续激励心理中心的同学们在追求美好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也将抗震救灾精神根植于心中,不断学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