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活动

首页 > 朋辈心理活动 > 正文

“生而无罪,你不需要抱歉”|性别认同:“顺”或“跨”都不该被轻易定义

来源:心传媒   作者:款冬     编辑: 董晶   日期:2021/10/13   点击数:  

 

哪朵玫瑰没有荆棘

最好的报复是美丽

最美的盛开是反击

别让谁去改变了你

你是你或是你都行

会有人全心地爱你

或许你的歌单里也安放着这首《玫瑰少年》,但关于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你又了解多少呢?

在台湾,一些气质偏女性化的阴柔少年,被比作“玫瑰少年”。他们温柔、精致,与传统大众眼中的少年截然不同。

叶永志生于1985年,是中国台湾屏东县人,他正是蔡依林在歌曲中所诠释的“玫瑰少年”。

他的故事,在一部名为《不一样又怎样》的纪录片中完整呈现。

小时候的叶永志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不爱闹,也不爱打架,喜欢一个人做家务,做些温柔的事情,小小年纪,他便跟在母亲身后学习做菜,久而久之,他居然学会一手好本领。

在妈妈眼中,叶永志是上天派下来的天使。每天晚上,叶永志早早从学校回来,在妈妈回家前做好饭菜,他还会为妈妈洗头、洗脚,总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叶妈妈感谢上天,给她送来那么好的小孩。周围的邻居都十分羡慕:“一个叶永志都胜过自家三个小孩!”

但是在别的孩子的眼里,这位温柔的天使却十分讨人厌。

从小到大,叶永志与大家格格不入,因为男生喜欢玩的游戏,叶永志都不感兴趣,他经常跟女生讨论做菜、编织和美妆,说话的时候轻声细语,能和女生玩得很好。

在叶妈妈看来,这些无伤大雅。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也没有惹是生非,而且最为难得的是他十分善良、孝顺,他哪里有错呢?

在叶永志三年级的时候,更有老师反感,找到叶永志的妈妈说:“你儿子怪怪的,喜欢做女孩子玩的事情,建议去带他看看心理医生。”

叶妈妈带叶永志去看心理医生。经过医生的鉴定,心理医生很纳闷,他跟叶妈妈说:“您的儿子压根没有心理问题,为什么看心理医生呢?”

“如果觉得他这样不正常的人,他本身就是不正常的!”这是心理医生给出的诊断书上一句话,可是在叶永志身边有太多“不正常人”。

因为不同,叶永志被班上的男生孤立。就算妈妈和心理医生都觉得他没“病”,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依然没有停止嘲笑,殴打他,脱他的裤子,就为了检查他是不是女生。

很快地,这种排挤上升为霸凌,在同学的嘲笑和谩骂声中,这位花季少年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5岁。

玫瑰少年早早凋零。

他在学校的厕所里自杀,那个充满了屈辱和讥笑的地方。

让人心寒的是,校方非但没有报案,还径自将厕所的血迹洗掉,因为这是一件丢脸的事。

故事的最后,叶妈妈上诉了6年,换来对学校三名主管的裁决,也迎来了《性别平等教育法》的通过。但妈妈最喜欢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你的控诉,没有声音。歌词一针见血,世界上像永志一样特殊的孩子很多,他们往往在还不懂得控诉的年纪,便满身是刺地尝试盛开,最终却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黯然凋零。

只是因为,他们是跨性别群体。

只是因为,他们不一样。

过去,他们的出现从生物医学上被定义为:性别认同障碍。

而就在2019年5 月 25 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第 72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 11 次修订,将“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从精神障碍的分类中移除,更名为“性别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并重新归入“性健康”一栏。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经说过:现代人类学最大的贡献,就是不断扩大“正常人”的范围。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性别认同”。

1、从概念出发:性别认同

要了解性别认同,我们先来区分几个概念:

l 性别认同

指一个人内心深切感受到的基于个人体验的性别,可能与出生时被指派性别相同(也就是顺性别)或者不同(也就是跨性别)。

性别认同通常在童年形成,学界认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对性别认同有影响。

l 跨性别

性别认同与跨性别有紧密的联系。跨性别是一个伞状术语,指代性别认同和/或性别表达不同于其被指派性别的个体或群体。

在此,伞状术语范围内的个体可能认同于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术语,如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异装、非二元性别等。

l 性别特质

又称性别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即所谓的男子气和女子气。

l 性别表达

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概念紧密相连,但性别表达与性别认同的区别在于,性别表达相较于性别认同的内向感知性、隐私性和无形性而言,更侧重于性别的外向表达。

只有当个体公开自己的性别认同时,才能判定其性别表达是否与其性别认同相一致。

根据联合国对于性别表达的定义:“一个人的性别表达并不总是与其生理性别、性别认同或性倾向相关。”

性别表达具有多元性与流动性,很多人的性别表达与社会对其性别的期待保持一致,但其他人则并非如此。

性别表达不符合社会预期的人,比如被视为“女性化”的男性和被视为“男性化”的女性,常常受到人身、性和心理暴力以及欺凌等 。

人们应该不囿于狭窄的性别期待,尊重他人的性别表达。穿与性别认同不一致的服装,或实施与性别认同不一致的角色行为皆属于个体的性别表达,并不影响其性别认同。

l 性倾向

性别认同和性倾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性别认同是一种人的内在的意识,也就是对自己是男性、女性或者非二元性别者的认同感。而性倾向则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个体(无论是不同性别还是相同性别,或者不仅限于某一个性别)具有的情感和性的吸引。性别认同和性倾向可能都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许多人混淆了这些概念,将偏见和谬论层层粉饰,这才筑起了牢不可破的“性别霸凌”的城墙。

2、幼儿期:我开始思考自己是“男”是“女”?

成年人总是将性别认同理解得很复杂,但其实这一认知过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就已形成并趋于成熟。

一些2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然而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大多数2.5~3岁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是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

5~7岁儿童才开始理解性别的坚定性,最后是异性别他人的性别坚定性,理解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在学龄期间。

儿童的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大约14~22个月的男孩就偏爱小汽车之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玩娃娃和毛绒玩具。

18~24个月的婴儿即使在没有其他玩具的情况下,也通常拒绝玩异性孩子的玩具。

进入幼儿园后,儿童一般都喜欢从事与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他们经常分成男女不同的游戏小组。

在性别化过程中,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现代社会,父母往往更注意培养男孩不要有“娘娘腔”,而不太在意女孩的“假小子气”。因而,男孩的行为稍微偏离性别角色标准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他们很快就知道了社会对男孩期望的是什么。

传统上,心理学家认为男子气和女子气是一个维度的两个极端。但是,有人(Bem 1975;Spence,1982)提出了心理两性化的新看法。

柏姆(Bem)的模式是男子气和女子气属两个分离的独立维度,人可以具有两性化特质,糅合男女两性的优秀品质,而不必只接受某一性别而拒绝另一性别的特质。

一些研究也发现,双性化的儿童比在性别上较为传统的同伴更受欢迎,具有更强的适应性(Allgood-Merten,1991; Boldizar,1991)。

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双性化的儿童往往处于被同伴拒绝的边缘,感受着较低的自尊。

所以还不宜下结论说双性化从各方面都优于男性化或女性化倾向,不过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人有更多的行为灵活性。

只要不走得过远,凡是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和个人潜能发挥的行为模式,不论男女皆可追求。这在未来幼儿的性别化教育中值得借鉴。

3、跨性别者的“破茧而生”:不被接纳,就去改变

当他们不被接纳、不被尊重,被一味地教唆适应这个教条丛生的社会。

他们或许不会坐以待毙,而是选择改变。

这种改变,可以理解为是“残酷的破茧”。

变性手术,可以说是许多跨性别者自我救赎之路的开端。

他们中的大多数宁可接受创伤很大的手术,忍受术后的痛苦,也要完成梦寐以求的“蝶变”,可见心理和生理性别割裂造成的心灵煎熬更甚于肉体的痛苦。

金星也曾在采访中坦言手术中的痛苦:除了忍耐还是忍耐,支撑着我坚持下去的是要成为一个女人的信念。

有些跨性别者愿意承担这些痛苦是为了释放嵌入身体的真正灵魂,而有些或许只是傻傻地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同等的尊重。

但偏见从来都不是剑指一方,社会舆论又开始发酵。

他们以上帝的高度审视,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真理”不断抨击。

可我们可曾思索过:新时代的父母是这样想的吗?刻板的规矩必须接受并严格遵守?他们是在剥夺你追求自我的权利吗?

在《我将如何呼唤你》这本书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忠于自己而活,不应该是一种奢望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全篇是一位母亲的回忆与心路历程。

“有一天你跟老师说,你想当个男生。

我决定一直保持这种态度:

你只是很特别。

在那个十八岁的夏天,女儿伊娃变回男孩亚历山德罗,那个装在身体数年的灵魂终于能够和他真正的主人对话。

而伊娃的母亲,她欣慰地接受了这一切,赠予这个孩子盛大的祝福。

整本书中,她喃喃自语,她的孩子毫无知觉地躺在病床上,身体被切开,摘除乳房和引道,嫁接乳头,安上人造阴茎。

对于亚历山德罗来说,这趟历程就是一场没有对抗,对抗母亲赋予的性和身体,对抗他人的启示,对抗法官和法律;

但对于母亲来说,这是一个赌注,赌一把她会不会后悔,赌一把她有没有真正放手。

“我遵守了我的诺言,陪你来到这扇门前。”

“我放开手,看你躺在担架上进入手术室,我轻声说:‘我爱你’。然后慢慢把你推向远处,让你独自远航。”

“亚历山德罗,我在这里,我在你身边。”

你看,最亲近的人都选择了支持,他们就不是站在世界的对立面。

4、你是否误解了“阳刚之气”?

与性别认同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性别表达,近年来广受热议。

说白了就是,男性化和女性化。

日前,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时表示,将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和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等方面着力,帮助青少年加强身心健康、保持体魄强健。

此事引发热烈讨论,有人点赞,也有人对其中“阳刚之气”的表述反感。“阳刚”究竟是一种什么气质,当代青少年是否缺乏“阳刚”的气质?

一部在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面具之内》曾深刻地探讨过关于“男子气概”的问题。

在美国,孩子们接受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教育,都是“男孩子必须阳刚”,这种“阳刚文化”也让他们产生了由内而外的性别歧视和“恐同”。

“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女孩不如男孩强壮,恐同是因为同性恋男人被污蔑成软弱和胆小的标签其实这个世界,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有着过度的苛刻。”

在这样严苛的“阳刚文化”的作用下,必然引起社会权利的不平等——拒绝女性化。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直男癌”存在的原因——“让男孩成长过程中从本质上不尊重女性,然后奇怪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文化。”

“阳刚”已经成为了男人的一副面具,体魄强健,独立坚强,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并不是所有的“男子汉”,都能顶得住天塌下来的那一瞬间。

“当他们最痛苦的时候,他们不能寻求帮助,因为不允许,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男生”。

当默默承受了所有的白眼和欺凌之后,随之产生的便是抑郁症,甚至是极端报复或者是自杀行为。

调查显示:患有精神隐疾的成年或未成年男性中只有不到50%的人寻求帮助,每日有三名或以上的男孩选择自杀。

不能够做自己,是这场“阳刚教育”带来的最大的不良影响。

事实证明,强大健硕的男生不一定代表着安全和坚强,

也可以是攻击和暴力。

说话轻声细语,举止文雅的男生不一定代表着软弱和无能,

也可以是善良和坚韧。

“阳刚之气”不是依靠运动能力和性征服力去定义。

我们要做的,也从来都不是定义男孩子该怎样,女孩子又该如何。

而是弱化刻板印象。

长裙可以是公主飘扬的礼服,也可以是骑士正义的分身。

短发姑娘可以过得一生洒脱,长发小生一样拥有美丽和才华。

5、玫瑰少年无罪,我们都应接纳自我

人的社会属性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同时又约束着自我的发展。

但我们都应该清楚,那些在背后对你指指点点的人,决定不了你的义务,也替代不了你的权利。

主流不一定正确,汇入主流没什么值得庆幸的。

最后,我想用叶妈妈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

“生而为人无罪,你们无需抱歉,勇敢去爱,勇敢做自己。”

参考资料:

https://www.sohu.com/a/270029221_119580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M]. 巴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 112

【2】李燕:《性别变更的法律问题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2010.

【3】世界卫生组织等. 亚太跨性别健康蓝图: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跨性别者及其社群提供完善照护之构想[M]. 世界卫生组织等. 2015:xiii

【4】范珍桃, 方富熹. 学前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J]. 心理学报, 2006, 38(1):67.

【5】Roselli C E. Neurobiology of gender ident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J].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 2018, 30(7): e12562..https://doi.org/10.1111/jne.12562

【6】Statistics New Zealand. Gender identity: Developing a statisticalstandard. [EB/OL] [2020-05-05]http://m.stats.govt.nz/~/media/Statistics/about-us/currently%20consulting%20on/gender-identity/gender-identity-standard-bkrnd.pdf

【7】GLAAD. Glossary of Terms-Transgender[EB/OL]. [2020-4-10].https://www.glaad.org/reference/transgender.html.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M]. 巴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