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活动

首页 > 朋辈心理活动 > 正文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手册|关于艾滋病你需要知道些什么?

来源: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2019级本科生   作者:作者:2019级全体本科生 指导老师:张学伟     编辑: 刘晓钰   日期:2021/11/30   点击数:  

2021年12月1日是34个“世界艾滋病日”,结合“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这一宣传主题,应用心理2019级本科全体同学为交大学子送上一份艾滋病的宣传手册。让我们一起为艾滋病的大流行终结和生命的平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快来看看有哪些关于艾滋病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1、HIV和AIDS分别代表什么?

HIV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是艾滋病。

当被诊断为HIV阳性时,这意味着血液中有病毒的副本,表明HIV已经控制了身体的一些免疫细胞。HIV是导致艾滋病的唯一原因,HIV病毒会严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大多数艾滋病毒感染者最终发展成艾滋病,而艾滋病往往被视为死刑。

2、艾滋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平均9年,可短至数月,长达15年甚至更久。根据临床表现,艾滋病可以分为四期:

第一期:急性感染期,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后4至6周内可以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以及颈枕部淋巴结肿大等。一般持续3至14天以后,症状消失。

第二期:无症状感染期,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艾滋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可以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

第三期:全身淋巴结肿大期,持续12周以上,部分淋巴结肿大,一年后可以消散,也可以反复肿大。

第四期:艾滋病期,通常将这一期发作的病人称作艾滋病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以及恶性肿瘤。

3、艾滋病可以治愈吗?

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两例自愈和一例骨髓移植治愈的艾滋病患者。由于这三个个案都不具有可复制性,所以仍未有普适性的治愈方法

但尽早检测知晓感染状况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AIDS,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干细胞移植、基因编辑等多种治疗手段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尽管攻克AIDS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但相信不远的未来,AIDS功能性治愈将获得革命性突破。

4、为什么说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首先,目前临床上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已经有了比较详细且准确的了解。针对这些传播方式,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性传播,患者一定要做到杜绝高危性行为。针对血液传播,不去不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侵入性操作,流产、拔牙等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避免吸毒行为的发生。对于查出来艾滋病感染的孕妇,一定要及时进行母婴阻断治疗。

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5、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1、性传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传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口交传播的机率比较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病病毒就可能通过血液或者精液传染。

2、血液传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

3、针具的传播:使用不洁针具可以使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

4、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但是,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有关抗艾滋病的药品,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就会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有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绝对不可以用自己母乳喂养孩子。

5、其他方式传播:牙科手术,打架斗殴,共用牙刷、刮须刀,易出血行业比如五金切割等这些方面,其实也是血液接触感染的一种。

6、如何预防艾滋病?

目前尚无有效的HIV疫苗可以预防HIV感染或延缓艾滋病进展。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式。预防方式主要有:

进行安全性行为。高危人群的艾滋病传染风险较大,但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忽视艾滋病的预防,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并避免与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修脸刀等。

避免不安全的血液暴露。美容、纹身、理发、修脚选择正规商家确保所用器械经严格消毒。同时注意外伤防护,妥善、及时处理伤口。

避免不洁针具的使用。在生活中,拒绝毒品。在医疗卫生中,避免不必要的、不卫生的注射与输血。

母婴阻断。在产妇孕检中,发现HIV感染,不论其CD4+T淋巴细胞多少,均应在其生产前给予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其次进行剖腹产,避免母乳喂养。

药物预防。通过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结合安全的性行为措施,即暴露前预防(PrEP)措施可降低高危人群HIV感染的风险。

7、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

1、注意是否过期,破损;

2、使用前挤出尖端里的空气,自上而下套住直至阴茎根部;

注意:安全套必须在双方生殖器有接触之前戴上;忌用凡士林等油脂类润滑剂

3、疲软前摘下,避免精液流出或使套子落于阴道内,大致观察阴茎套是否有破损;

4、一次性使用,将安全套打结,丢弃后洗手。

8、发生高危行为后,应该怎么做?

高危行为主要有:①无保护措施的肛交或阴道性交;②注射吸毒时共用受到污染的针头、注射器和其他注射器具,以及药品注射液;③接受不安全的输血、注射、组织移植等未充分消毒情况下的带有穿刺行为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打耳洞,刺青);④不慎被艾滋病人接触的针具刺伤。

高危行为后的预防措施:①使用AIDS阻断药物(2小时内服用成功率达99%),最晚不能超过72小时,且艾滋病阻断给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8天,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引起呼吸道感染,腹泻,恶心等。艾滋阻断药物属性处方药物,应及时到定点医院咨询购买;②定期做HIV检测。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4-12周。“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出HIV抗体,但病毒已经在体内复制,同样具有传染性。各地疾控机构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会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检测服务。艾滋病检测首先时进行抗体初筛检测,如果检测为阳性,则需要进一步做复检,才能确诊是否感染艾滋病。

也可咨询各地疾控机构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的网站:http://ncaids.chinacdc.cn/fazl/jcjg_10287/

9、如何看待艾滋病人的隐私权?

首先,艾滋病患者也是人,享有着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保护艾滋患者的合法权益,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他们的隐私权。保障艾滋病病人的合法权益,严禁侵犯滋病病人的个人隐私。在法律中有明确的条例来保护艾滋病的基本权利。在《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条中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但在有伴侣的情况下,伴侣的知情权和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权是没有冲突的,并且伴侣的知情权大于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权。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八条中第二例中提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伴侣,其他人确实并没有艾滋病患者隐私的知情权,我们总会认为在艾滋病患者隐私被保护的同时,我们的利益仿佛没有得到保障,但艾滋病患者本身隐私权与基本权利被保障时,也在履行着他们相关的义务。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八条中明确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在面对艾滋时,我们需要正确认知相关知识,了解相关法律,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尊重艾滋病患者。

10、日常生活中,如何与艾滋病患者相处?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对艾滋病患者采取宽容、理解、支持和信任的态度。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尽可能保护和不伤害他人的感受,真正做到尊重和平等对待艾滋病患者。

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了解HIV的生物特性,由于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之后,在外界生存的能力很弱,在阳光下、空气中会很快死亡。因此,人们与艾滋病病人的一般交往和接触如谈话、乘车、乘船、共同办公、进餐、入厕等时,不会被感染。

当然我们也需要一起注意一些可能的传播方式,注意个人和艾滋病病人的皮肤有无损伤、裂口、溃烂、湿疹等皮肤病,若有,则尽量避免接触,防止病毒从创面进行传播。最后,也需要避免一些生活用具的共用,如牙具、刮脸刀、理发工具、美容工具、注射针头等。

11、大学生在艾滋病的预防中可以做些什么?

艾滋病的防控目前是全人类的防控议题。在2021年6月,联合国大会表决并承诺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身为新时代的一个大学生,可以为病毒的流行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个人预防,我们需要掌握有关艾滋病知识外,做好自身的疾病防护,不去可能会发生艾滋病传播的场所、不使用可能会携带HIV的器具。

其次,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我们还可对周围人进行疾病的知识传播,提醒可能发生的不当行为。

最后,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还需要普及到整个社会,当代大学生也可以作为疾病预防和宣传的主题,对其他人群做好相应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