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要闻 > 正文

总结灾5.12心理援助经验,科学规划灾后心理重建

发布时间:2010-01-11

来源:徐建

点击量:

201019日,国家863计划项目,5.12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研究中期总结暨师资培训会在成都华西天使宾馆举行,我中心宁维卫教授、陈华教授、徐建老师、马岳德老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华西医院副院长张伟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中科院罗劲教授,王文忠教授,温州医学院何金彩教授、四川大学的黄颐教授、王玉凤教授、郭兰婷教授、李静教授、西华大学的吴薇莉、成都大学卢勤教授等40多名专家学者。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的宁维卫教授在会上对前期工作做了报告,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宁教授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同,对课题组前期工作表示了敬意。宁教授所提出的重视价值观引导在灾后心理重建中的作用,总结本土灾难心理学的基本路径等等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

宁维卫教授指出:价值观是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人生价值观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生目的和人对社会的关系的问题,也可以说就是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它是人生观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震后心理教育中加强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受灾人群正确的认识生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危难面前,救人!不惜一切代价地救人!有一线希望尽百倍努力地救人!面对同胞罹难,设全国哀悼日,国旗为平民而降!举国为同胞而哀!面对受伤群众,中央发出最高指令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生命、医治群众病痛。这一切,显示了生命的最高价值,彰显了生命的无上尊严。温家宝总理在绵阳九州体育馆看望地震孤儿时说:别哭,别哭,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寥寥数言,却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对受灾人群的关怀、安慰和鼓励。表达对生命价值的尊敬。到地震后期,要引导人们面对现实,自立自强,灾难已经发生,既然无法改变,就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总理在川北县看望震灾幸存者语),让我们重振精神上路,用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

宁维卫教授提出了灾后心理重建的本土化模式:从目标层次上讲,震后心理教育分为四个目标层次:消除恐惧、应对压力、增强自信、获得力量。

1、第一层次目标——消除恐惧

首先要认识到面对如此大的灾难,产生恐惧感是所有人的正常反应。适度的恐惧感能提醒个体警惕身边的危险,这是长期进化所遗传下来的保护机制,一般情况这种保护机制都是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内。但这次地震作为一个突如其来的强大的刺激使这种机制一下子达到最高值,生理上极度恐惧感不能降下来,就如橡皮筋太用力的拉扯使其丧失了弹性,个体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地震危险已经过去了但仍感到恐惧,并且恐惧感产生了泛化,觉得处处都不安全。在这个目标层次要采用生物反馈技术等手段使生理上恐惧感降下来,恢复防卫机制的弹性。

2、第二个层次的目标——应对压力

从生理上恐惧感消除后,人们就要面对地震带来的种种压力,比如丧失亲人,家园被毁,身体残疾等等社会生活层面的种种问题。这个层次的心理教育是要配合社会政治经济上的重建措施,在心理层面着重于一些应对压力的技能知识的传授,让广大受灾群众学会应对种种压力。

3、第三个层次的目标——增强自信

自信是人生的基石。地震摧毁了灾区的一切,也对受灾人群的自信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地震造成的困难是暂时的,一个人失掉了自信,那么人生的困难是永久的。因此震后心理教育要帮助人们重拾生活的自信。

4、第四个层次——获得力量

地震是一场灾难,苦难是一笔财富,灾后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帮助受灾人群整合地震中经历把消极的和积极的经验整合到人格中来使其成为心灵财富,获得重生的力量以应对以后生活中的诸种困难。

 

关闭

心情故事投稿邮箱:xinqingstory@126.com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 999 号

办公电话:028-66367969(犀浦校区) 028-66365511(实验室)

中心官方邮箱 xl@swjtu.edu.cn   中心纪检信箱:xljj@swjtu.edu.cn

  • 交大心理

  • 西南交大心理中心

Copyright © 2024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应用心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