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要闻 > 正文

劳动节专刊

发布时间:2007-04-30

来源:本站收集

点击量:

 

 “五一”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大会在北京举行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句名言出自孟子,两千年前哲人说这话的初衷我们暂不细查。不过时代发展到今天,这句话应该被看成是个善意的提醒——做任何事,都不要消极,而是要积极动脑子想办法,劳心,让自己成为治人者,而不是被人治。不过,劳心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更多的精神压力,要担负更多的责任,所以意欲劳心者,应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

    劳动结果很重要,但劳动过程也无比美好

    过分追求结果,往往收获不到想要的结果。这个道理说起来谁都懂,但现实中并非每个人都能正确理解它和用它来指导学习和工作。

    不过,现在也的确有不少人单单追求结果,已经不在乎过程了。譬如现在的都市恋爱,一夜情已不再新鲜,甚至不少人很向往,这大概是典型的追求结果而不在乎过程的事例吧。

    可能读者现在有些纳闷了,不是在说劳动吗,怎么又扯上恋爱了?
    谁说恋爱一场不是劳动一场?正常的恋爱,本身就是一件很正经的劳作,自然要付出不少辛劳和心劳。
    如果现在你还是一个只追求结果的人,那么建议你不妨试着看重和拥有过程,或许你会因此而感受到更多更完美的东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 工资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则
   
    建议即将面临就业的同学将这部法律下载后好好读一读,很可能帮助你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哦。
 
     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力的支出量与劳动时间的比率。它是用来计量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一个指标。它表明劳动的繁重与紧张的程度,以及劳动力消耗的密集程度。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也就有所差别。劳动强度高,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多;反之则少。
   研究劳动强度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确定劳动强度的生理极限,并据此正确划分劳动强度,确定体力劳动负荷量最高限度,制订合理的劳动定额,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很多学生现在还没感觉到劳动强度的含义,如果有同学非要说已经感受到了,那我猜大概指的是高考吧。确实,经历过高考的我们,知道了劳动强度是需要承受力的,强度大于你我的承受力,则存在徒劳;缺乏一定的劳动强度,则存在失效。所以,了解自身劳动强度的承受力,并据此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和工作,对自己和团体都是非常有益的。
 
     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懒惰懈怠为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道德观、价值观、可谓事关重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古人云: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该懂得荣辱是从身边的小事就能体现出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我们从小学起,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我们的每一日生活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成熟的年轻人大凡容易滋生鄙视劳动的念头,这其实是不应该的。假如你看不起扫厕所的清洁工吧,但试想,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后果将是怎样。
    五一将至,不少同学要出去游玩,希望大家这个假期在外时能多敬重些在你身边的辛勤劳动者,要知道我们也是或将是劳动者,大家都会成为劳动者,属于同类,自然应该互相尊重和体谅了,对吧?
    我们应该记住亘古不变的一句话——劳动最光荣!
                                                             编制:邓 燕飞
                                                     2007年4月30日
 
                                                             

关闭

心情故事投稿邮箱:xinqingstory@126.com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 999 号

办公电话:028-66367969(犀浦校区) 028-66365511(实验室)

中心官方邮箱 xl@swjtu.edu.cn   中心纪检信箱:xljj@swjtu.edu.cn

  • 交大心理

  • 西南交大心理中心

Copyright © 2024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应用心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