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儿行千里》,谈人生印象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这首诗,很多人读来都会有一番感受。可读过之后,或许就会间歇性遗忘吧。真个是:
鱼在水中,不知水载其生;
人在气中,不知气供其活。
先前有个学子,出身农家。家境颇为贫寒,更且父残母病,生活好不凄凉。一日,病母携子前往农田劳作,不觉天色黯淡,忽而狂风乍起,雷声响动。片刻之后,细雨斜奔,把个母子淋得无处藏避。无奈之下,只得冒雨用“人力拉车”拉谷而归,儿拉母推。路上泥泞,行至一滑口,儿再三使出毕生气力,就是拉不出那个坑。年轻人气盛,加上雨愈加狂暴,以致儿迁怒于母,嘴中唠叨。母默不作声,唯独咳嗽,唯独更加使力。真个是:
屋漏偏逢连夜雨,墙坏又遇打头风。
母亲因用力过猛,一不小心,滑倒在地,因雨声过大,儿未能听到动静,反而催其母加倍使力。母听儿呼唤,旋即挣扎起身,继而使力。雨愈下愈大,雨雾几欲将母子淹没在泥泞和坎坷之中……
前段时间经管学院举办的《超级男女声》中,一位06级同学《儿行千里》打动了在场的很多同学。记者为此采访身边的一位同学,最初他不愿接受采访,可随后他又主动找到记者,说听完那首歌后无意中联想到了上面描述的那个场景,话到此处,他的眼角有些湿润。
于是,这让记者又想到了已过去很长时间的“马加爵事件”。这个悲剧虽过去已久,但一想起的确又让人毛骨悚然,也不禁令人叹息和不解。只是记者在想,假使“爵爷”在触动杀机时能稍微想一想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以至于如此冲动吗?父母为了抚养我们长大成人,为了让我们有些出息,劳心劳力,甚至积虑成疾,想想这些,我们也不至于整天为了无聊的争斗或微小的利益、个人得失而自我阴郁。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辩论。
论题1:同学之间难免有些冲突,可再大的冲突又算得了什么呢,无非就是一点小小的利益罢了
我们提倡:把眼光放远一点,多学些实用的东西,多思考些现实的问题,使自己更有思想,更有内涵,以后学有所成走出社会将会创造无数倍于现在的价值;
论题2:同学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人轻视你,显得和你格格不入
我们建议:把眼光放宽一些,只要真诚待人,总有性格相投者愿与你为伴。何况,你可能暂时失去同伴,但唯独父母在其有生之年始终陪你左右。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觉得每天的生活都很无聊,没有目标,没意思。这大概也是没建立起学习和生活信念的问题,而所谓学习和生活的信念,关键在于从学习和生活中挖掘,比如关于父母。由于感恩于父母,我们可能很容易就能建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念。有了健康的信念,我们就能从“无为”的阴影中走出来,“无为”变“有为”,“有为”则易使人充实,充实会让你的学习和生活更有意义,这样就不至于郁闷而不知所终了,当然更不可能走上不归的道路。
人生就是这样,你对她灰心,她便对你灰心,如果你能放下“影象”化的包袱,对她寄予热情,她自然也会施恩于你,使你生存的空间变得更加的绚丽多姿。真个无奈时,多想想值得你感念的人,或许,热情便会油然而生!
本站记者:邓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