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要闻 > 正文

关注心理健康,聚集心理测评

发布时间:2008-11-29

来源:记者张明明邬彩琴

点击量:

 
    一年一次的新生心理测评工作已经结束,那么2008级新生心理整体状况如何?主要问题有哪些?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马淑琴老师。
    记者(以下简称“记”):马老师,您好!您能先介绍一下新生心理测评工作的时间安排吗?
    马淑琴老师(以下简称“马”):好的。历届的新生心理测评工作一般从新学期的第五周开始,也就是十一黄金周后的几周时间里新生将接受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的测评,之后的11月份我们将对测评结果进行汇总与分析。
    记:那么目前我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呢?
    马:总体来说,本届新生心理还算比较健康,但也有少数几例存在些许问题。主要问题还是体现在专业学习、生活自理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有些同学上了大学之后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学些什么、以后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大学学习与高中的压迫式学习截然不同;生活上,父母不在身边,有些同学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后,对于大学凡事自己动手的生活很不习惯;与人交往方面,很多同学有种孤独感,觉得大学同学没有高中同学那么“铁”。
    记:听说有许多同学都接到约谈通知,通知到咨询室与老师面谈。请问这些同学是怎样被挑选出来的?
    马:这些同学是中心随机抽取出来的,以便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同学们普遍的心理状况;而并不是像平常的考试那样,成绩差的学生就会被老师叫出来单独面谈。所以被约谈的同学也不要有心理包袱,觉得自己心理肯定有些问题才会被约谈。
    记:约谈过程中,同学们的情况如何?
    马:在约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慢慢调整了自己的心理,适应了大学的生活。但也有少数同学还有些苦闷,那么我们今后还会对他们进行面谈及疏导。
    记:我知道每年我校都要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评和约谈工作,但是有的同学对测评和约谈有抵触情绪。请问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马:这个就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其实每个人的心理随时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波动,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我们必须正视它。在欧美发达国家,每个人都会不定期的与自己的心理医生谈谈心。而在我国,民众的观念还没彻底放正,认为有心理问题是很不光彩的一件事。这是完全错误的。所以说同学们可以在很放松的情况下完成测评。恰恰如果有同学对测评有抵触心理而乱填的话,很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心理上有问题的同学。在此马老师也告诫同学们千万不要乱填。对于约谈的话,我认为同学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次倾诉,把自己的苦闷与老师交流交流,这些我们完全是保密的。
    记:那么是否有同学在进行一次约谈之后就不来了的情况?
    马:其实这种情况不是很多。我们在与同学谈心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同学们觉得没有任何包袱,一切都是很轻松、愉快的。
    记:谢谢马老师的讲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心理测评,新生们肯定进一步认识了自己。
    马:不用谢。
 
   
    随后记者又对被约谈的一些同学进行了采访。
 
    记:新生心理测评已过去两个月了,请问你当时较为困惑的问题现在有没有得到解决?
    同学甲:刚入大学的时候自己确实很不适应,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地陌生,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但现在经过三个月后,大学的生活渐渐适应了,我也学会了生活上的自理;跟本来陌生的同学现在打成了一片,也又有了要好的朋友。现在回想起以前蛊惑的问题,觉得根本就不算什么。
    记:同学,你好。请问你认为你为什么会被抽到进行约谈的?有什么感想?
    同学乙:我之前就来过心理咨询室,跟老师聊聊自己近来的生活、困惑。所以我认为被抽到进行约谈并不能说明什么,而且还可以再次跟老师谈心,我觉得很开心。
    记:同学,你好。请问经过这次约谈之后,你的感觉如何?
    同学丙:跟专业的老师聊天之后,心情一下子就“晴朗”多了。以前的一些不快或阴影,在约谈之后就“蒸发”了。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希望学校能坚持这样做下去,相信能让更多的同学受益匪浅。
    记:那么以后遇到什么疑惑或不开心的事,你会不会来心理咨询室找老师谈心呢?
    同学丙:当然会的!田瑞琪等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们对同学都很和蔼且真诚,而且常常能提出一些比较好的建议。
 
   我们真诚地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关注心理健康,在交大度过快乐、充实的四年。
                    

关闭

心情故事投稿邮箱:xinqingstory@126.com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 999 号

办公电话:028-66367969(犀浦校区) 028-66365511(实验室)

中心官方邮箱 xl@swjtu.edu.cn   中心纪检信箱:xljj@swjtu.edu.cn

  • 交大心理

  • 西南交大心理中心

Copyright © 2024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应用心理研究院